蘭州交通大學教學樓五樓辦公區平淡無奇,只有走廊墻壁上密集的銅牌上,“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光電技術與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重量級的名稱,才顯示出這里的不同尋常。這里,就是我省科技功臣、特聘科技專家、第一層次領軍人才范多旺和他率領的科研團隊工作的地方。
在過去30多年間,范多旺和他的科研團隊擔當著行業技術的引領者,在“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綠色鍍膜新材料”、“綠色鍍膜新能源”、“軌道交通智能控制高端裝備”等領域,自主創造掌握了一批核心技術,獲得了30件授權專利,取得了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推動相關產業技術革命的成果。
行業技術創新的引領者
今年2月24日,在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蘭州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范多旺榮獲2011年度甘肅省科技功臣。范多旺說,這個榮譽屬于和他一起奮斗的科研團隊。
范多旺是“蘭州交通大學綠色鍍膜與智能控制”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帶頭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現任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光電技術與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甘肅省國際太陽能利用技術中心主任、甘肅省聚光太陽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蘭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等職。無論以哪一種身份出現,范多旺都毫無疑問是他所在的團隊的領軍人物、靈魂人物。
范多旺是我國綠色鍍膜技術領域和鐵路車站信號系統全電子智能控制領域的開拓者。2006年,針對電鍍行業高耗能、高污染的實際,范多旺首次提出“綠色鍍膜”新技術理念,并迅速將綠色鍍膜技術從汽車工業領域成功推廣應用到新能源和新材料領域,開拓出了綠色鍍膜新材料和綠色鍍膜新能源兩個具有戰略意義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創新研究成果。他們研發的聚光太陽能技術與系列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太陽能真空集熱管技術攻克了太陽能光熱發電的關鍵技術難題,打破了德國和以色列長期在該技術領域的壟斷。
在鐵路車站信息系統全電子智能控制技術領域,范多旺歷經15年,主持完成的“鐵路車站全電子控制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系列成果,在研發和產業化過程中創造了6項國內第一,打破了德國、法國、瑞典和日本的技術封鎖,使我國躋身全面掌握此項核心技術及生產制造能力的先進國家行列。2007年11月,由范多旺負責建設的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隆重揭牌,這是我國表面工程領域、鍍膜行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工程中心。“中心”經過3年的建設期,2011年9月15日順利通過科技部綜合評議驗收,驗收成績為優秀。中心的成立對提高我國在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綠色鍍膜新材料、綠色鍍膜新能源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產學研用無縫連接的踐行者
為促進科研成果的迅速轉化和產業化,1998年10月,范多旺與他人共同創辦了蘭州大成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10月,公司整體變更成立蘭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范多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如今蘭州大成公司已下屬4個全資子公司,一個參股企業,注冊資本達到3500萬元。
大成公司的成立,打通了研發與轉化之間的障礙和壁壘,實現了原始創新到成果轉化再到產業化的無縫連接,形成了產業化效益再投入支持科研開發、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
通過大成公司,范多旺和他團隊最新的科研成果得以迅速轉化并實現產業化。其中,超大容積成套鍍膜技術裝備成果成功產業化后,在國內車燈行業高中檔設備市場占有率已達65.9%,每年為車燈企業創造超過15億元的經濟效益,徹底打破了國外技術與裝備對我國的壟斷。“寬幅銅(鋁)帶材連續鍍太陽選擇性吸收膜生產線”成功轉化后于2010年12月在金川集團公司試生產,標志著我國成為繼德國之后第二個掌握此項核心技術、能獨立設計制造成套生產線裝備和連續規;兡どa的國家。
短短十幾年間,大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綠色鍍膜和智能控制領域國內一流的高新技術企業,現已被列為我省重點培育上市企業、甘肅省振興裝備制造重點企業、甘肅省循環經濟試點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11月,范多旺帶領的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中心和他本人雙雙被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授予首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不可替代的優秀科研團隊
今年只有36歲的陳光武,擁有一堆顯赫的頭銜——甘肅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蘭州交通大學自動控制研究所副所長、蘭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碩士生導師……
陳光武是范多旺科研團隊的骨干成員。范多旺自豪地說,他的團隊里像陳光武這樣30多歲的教授、副教授有一大批。范多旺說,團隊內不論資排輩,不卡英語、論文,主要看貢獻。陳光武就是由于貢獻突出,30歲時即被聘為副教授,32歲被聘為三級教授。
團隊骨干成員夏養君,1996年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讓他難以忘懷的是,當他的科研項目遇到困難的時候,團隊全力支持他開展工作。后來夏養君的母校以特別優厚的條件請他回去,他動過心,但最終還是謝絕了,他說如果離開蘭州他在做人上就出問題了。如今,夏養君已是蘭州交通大學光電技術與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2011年獲甘肅省首屆杰出青年基金,同年11月被蘭州交通大學破格晉升為博士生導師。
在團隊內,范多旺大力倡導“敢為人先、勇于創新,敢冒風險、勇于競爭,寬容失敗、拒絕平庸”的創新文化;努力培育“科技強國、我們有責,我們創新、我們快樂,刻苦實干、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團隊凝聚力不斷增加,一批國內知名院校的博士和博士后、留學歸國人員紛紛加入團隊,團隊主要成員由2006年的15人增加到現在的34人。
2009年,以范多旺為領頭人的“綠色鍍膜與智能控制研究團隊”被中組部、中宣部等授予“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1年8月,范多旺領導的“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大型真空光電子關鍵技術集成與智能控制創新團隊”,通過教育部驗收。由4位院士、2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組成的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范多旺所領導的團隊是一支刻苦實干、特色鮮明、貢獻突出、不可替代的優秀創新團隊。
|